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工業思維的物流也在不斷擴充,物流企業的管理已經從原有的草根創業的時代走向了由組織對環境的應變力和創新力。
所以,我想說:供應鏈市場的繁榮是大趨勢,第三方物流是改革之利器。
互聯網物流與行業需求不兼容
從傳統的儲運流通,到Web1.0、2.0的專線、園區、大車隊,再到如今移動時代的車配貨、貨配車等等,貨物流通的方式變得快捷、通明,但是最大的困難還是已經背離了初心。
互聯網公司在各行業發起了一場鐵鍬革命,期望能參與到經濟變革并成為掘金者,無法真正找到客戶,何談痛點,碎片化的屬性無法與行業客戶整體解決方案場景兼容
物流模式難維持,三方物流有挑戰
幾乎所有的存在與行業的企業都稱之為物流,行業關注度都以價格為目標,有血戰到底的,有血流成河的。
盡管“物流”商業模式不錯,貌似資源被全面釋放了,中間環節被全部取消了,但沒有整體方案,沒有未來規劃,行業客戶紛紛把未來目標定義為打通最后一公里。
不過,按我對現代企業物流理解,打通最后一公里一定不是直接鏈接,三方物流一定可以打破行業天花板。
第三方物流前世今生
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綜合服務解決方案是大趨勢,擁有行業縱深服務能力的第三方物流迎來井噴期。
通過小數據,我們看下第三方物流前世今生:
三方物流形態從行業向平臺轉型
近二十年前,當我們在行業客戶推廣第三方物流時的候,我們面對的是信任、價格挑戰,從外包1.0到外包2.0的轉型:
1.0我們強調所有都是自己干的,如果不是自己做的,客戶為什么還給我們呢?
2.0我們強調所有都是社會整合的,我們從一個服務生產者變成一個提供者,這個變化構成了近代物流史的重要轉型,這就是平臺化。
無論從IT如何到DT,無論互聯網物流如何顛覆,物流市場的“獨角獸”就在第三方物流。是否會有“野蠻人”通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改變新的服務結構呢,值得期待.....
整合,這個詞用爛了,不可能是組織干的,這個頂層建筑成為三方變革的推手。
平臺,從行業分工到平臺經濟,隨著共享開始,未來我們確定自己的領域一定有一套行業服務體系,一定有適應行業物流的平臺特征,足夠包容、持續。
三方物流催生各類自由連接體
這就構成了我們對供應鏈本質的理解,產業鏈的循環推動現代物流變革發展:
第一個生產鏈變革,未來需求引導消費,技術引發商業變化,每個人、組織都成為柔性化生產的組成部分,第三方物流改變生產資源鏈接方式。
第二個消費鏈經濟,所有互聯網引發的技術都是以用戶為核心,最近VR技術更是讓虛實世界成為另一種可能,當供給和需求大量碎片需求產生,第三方物流成為引導組織形態演化的必然結果。
第三個供應鏈變革,技術變革、需求變化、引發商業模式變化,組織變化帶來對流通服務的需求變化,從端到端,從供應鏈需求的提供方,一定是具備平臺特點,組織基因的方式改變。
生態化模式是三方物流社會化方向
PC互聯網時代,新浪網易的新聞是編輯做的,而三方物流什么都干。
移動互聯網時代,強調生態合作,自己做的越少越好。第三方物流就像連接器,將行業需求和市場資源連接。現代第三方物流應該是一種生態化治理,多方供應鏈環節的高度協同,協同越高,價值越大。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
供應鏈市場是大趨勢,第三方物流是國之重器。
目前雖然整體市場處于業務同質化、競爭惡劣,也存在被跨界逆襲的可能,但是決定競爭關鍵的,還是如何滿足細分行業需求、創造價值,生態合作將是改變供應鏈重要方向。